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年终奖计算器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分行业会计 > 工业会计

【工业真账】产品成本的核算

时间:2017-09-22 11:00:07  来源:  作者:

     目录:

      第一节:产品成本核算概述

      第二节:生产费用的核算

      第三节: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专家点拨】

 


 

  第一节产品成本核算概述

  工业企业的经济活动包括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经营过程。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发生各种生产耗费,如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费、支付工资、计提职工福利,以及其他各种支出;另一方面生产出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这些生产耗费,就是企业的生产费用;按产品品种分类归集的生产费用称作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是反映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如产品产量、质量、劳动生产率、材料及能源消耗等,都会在产品成本中有所反映。因此,产品成本核算将促使企业改善各项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益。产品成本核算还为物价工作和纳税工作提供依据。

  一、正确核算产品成本的前提

  要正确核算产品的成本,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

  成本核算的主要依据是原始记录。如果原始记录不正确,则势必影响成本核算的正确性。企业对于材料的领用、工时的耗用、费用的开支、在产品或半成品的内部转移、产成品的交库等,都必须有正确的原始记录。

  (二)健全定额管理,加强对生产费用的事前审核、控制企业生产耗用的材料、燃料、动力、工时消耗和费用开支等,都应制定定额或指标,在生产费用发生之前就加强审核和控制。

  (三)确定核算方法

  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成本核算的组织形式和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核算的组织形式,一般有厂部集中核算(或称一级核算)和厂部、车间分散核算(或称二级核算)。集中核算和分散核算各有特点:集中核算减少层次,节约时间,分散核算使车间能及时掌握情况,控制费用的发生。企业要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上的要求选择最佳的形式。但是产品成本的归集,必须与贯彻经济责任制相配合,分车间核算生产费用,明确责任,以利考核,并提供寻求节约费用、降低成本的途径。
  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如何选择,主要也是要看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上的要求而定。

  (四)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

  要正确、及时地计算产品成本,提供成本考核和分析所需资料,还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四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1.正确划分各种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
  为了分别计算各种不同产品的成本,分析各种产品的成本完成情况,还必须将应由本月产品成本负担的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划分。凡能分清应由哪种产品负担的费用,应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凡由几种产品共同耗用、无法直接分清的费用,要采用适当的、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分别计人各种产品的成本。
  2.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某产品已经全部完工,则计入该产品的全部生产成本之和,应是该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如果这种产品尚未全部完工,则计入该产品的生产成本之和,就是该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如果某种产品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已计人该产品的生产成本还应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以便分别确定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3.正确划分应计入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企业的活动是多方面的,企业耗费和支出的用途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只有一部分费用可计入产品成本。具体如下:

  (1).非生产经营活动的耗费不能计人产品成本。只有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才可能计人产品成本。例如,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不属于生产经营活动,它们的耗费不能计人产品成本,而属于筹资成本和投资成本。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下列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耗费不能计人产品成本;对外投资的支出、耗费和损失;对内长期资产投资的支出、耗费和损失,包括有价证券的销售损失、固定资产出售损失和报废损失等;捐赠支出;各种筹资费用,包括应计利息、贴现费用、证券发行费用等。
  (2).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分为正常的成本和非正常的成本,只有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成本才可能计人产品成本,非正常的经营活动成本不计入产品成本而应计人营业外支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成本又被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正常的生产成本计入产品成本,其他正常的生产经营成本列为期间成本。非正常的经营活动成本包括灾害损失、盗窃损失等非常损失;滞纳金、违约金、罚款、损害赔偿等赔偿支出;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坏账损失、存货跌价损失、长期投资跌价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等不能预期的原因引起的资产减值损失,以及债务重组损失等。
  4.正确划分应由本月和不应由本月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界限应由本月产品负担的费用,应全部计入本月产品成本;不应由本月负担的生产经营费用,则不应计入本月的产品成本。为了正确划分各会计期的成本界限,要求企业不能提前结账,将本月费用作为下月费用处理,也不能延后结账,将下月费用作为本月费用处理。为了正确划分各会计期的费用界限,还应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本月已经支付但应由以后各月负担的费用,应作为待摊费用处理。本月尚未支付,但应由本月负担的费用,应作为预提费用处理。
  正确划分这四个方面的费用界限,在产品成本核算工作中古相当重要的地位。费用划分的过程,也就是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也是企业制定产品成本计算规程的具体内容。划分正确,产品成本计算也正确。检查和评价企业产品成本计算工作的好与坏的标志之一,也是看这四个方面费用界限划分得是否正确、合理。

  二、核算产品成本的作用

  产品成本核算的作用,可以归纳为:
  (1) 根据各种规定制度和指标,控制各种生产费用的支出,促使企业厉行节约、降低产品成本。
  (2) 正确及时地计算产品成本,反映成本的完成情况,提供生产经营的资料,促使企业改进管理工作,加强经济核算。
  (3) 反映生产过程中在产品的状况,保护财产的安全与完整。

  三、产品成本核算的程序

  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所涉及的内容及运用的方法很多·但不同生产工艺和不同管理要求下的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核算都遵守一个基本程序,即: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确定成本项目,确定成本计算期生产费用的审核和控制、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成本计算对象是生产耗费的承担者,是生产费用的归集对象,它是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和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因工业企业的生产特点、管理要求、规模大小、管理水平不同而异。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合适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

  (二)确定成本项目

  成本项目是指生产费用要素按照经济用途划分的若干项目。通过成本项目,可以反映成本的经济构成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的资金耗费情况。因此,为了满足成本管理的需要,可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等每个成本项目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例如,为了反映企业生产过程中废品发生的情况,可单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等。

  (三)确定成本计算期

  成本计算期是指成本计算的间隔期,即多长时间计算一次成本。产品成本计算期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的组织特点。通常在大量、大批生产的情况下,产品成本的计算期间与会计期间相一致。在单件、小批生产的情况下,产品成本的计算期间则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一致。

  (四)生产费用的审核和控制

  对生产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主要是确定各项费用是否应该开支,开支的费用是否应该计入产品成本。

  (五)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将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各种要素费用在各有关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和分配,直接或间接计人产品成本。一般为产品直接发生的生产费用直接计人该产品成本。对那些为产品生产直接发生的间接费用,可按发生地点和用途进行归集汇总,然后分别计入各受益产品。产品成本计算的过程也就是生产费用的分配和汇总过程。

  (六)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期末,对既有完工产品又有月末在产品的成本,应将计入各该产品的生产费用,在其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划分,求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四、计算产品成本应设置的账户

  为了控制生产费用,贯彻经济责任制,便于按照经济用途归类核算生产费用,分别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一般需要设置以下账户。

  (一)“生产成本”账户

  该账户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提供劳务、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有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账户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账户。
  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下面,再按产品种类(或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明细账。通常可用“产品成本计算单”代替。其格式一般都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也可自行设计。
  需要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企业,可在“基本生产成本一明细账内增设“废品损失”明细项目,以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所发生的废品损失。需要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还可以增设“停工损失”明细项目,以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因停工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是用来核算为基本生产服务而发生的生产费用。由于辅助生产车间提供服务的不同,核算也就不同,如工具车间生产的工具模具,辅助生产为专项工程制造的机器设备,它的核算方式与基本生产相同,可单独设立成本计算单计算成本。而供水、供电、蒸汽、机修、运输等车间,以提供劳务为主。辅助生产发生的费用记人该账户的借方,完工产品的成本或提供的劳务费用从该账户的贷方转出,月末余额在借方,也属在产品成本。
  辅助生产明细账的格式,计算产品成本用的与基本生产明细账相同,归集费用与制造费用明细账相似。为了便于归类登记,一般也都采用多栏式明细账,按明细项目栏记红字,月末对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转销时,则应在贷方进行登记。

  (二)“制造费用”账户

  该账户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该账户应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账内按制造费用的项目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记人本账户及所属明细账的借方。月终,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计算对象时,记入本账户及所属明细账的贷方,月末该账户一般无余额。

  (三)“自制半成品”账户

  该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库存的自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自制半成品”属于资产类成本账户。交库半成品的成本记入借方,生产领用或出售半成品的成本记人贷方,余额在借方,就是库存自制半成品的成本。企业是否需要单独计算自制半成品的成本,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而定。不单独计算自制半成品成本的企业,可不设置本账户。它的明细账格式可参照材料明细分类账。

  第二节生产费用的核算

  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物化劳动(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和活劳动的耗费过程。因此,必须正确归集和分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一、生产费用的分类

  生产产品的费用,按照不同的标准可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按性质分类

  按其性质划分,不外乎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并划分为若干个费用要素,具体如下:
  (1) 外购材料,指企业为了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入的原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等。
  (2) 外购燃料,指企业为了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各种燃料。
  (3) 外购动力,指企业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从外部购进的各种动力。
  (4) 工资及福利费,指企业支付给生产经营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开支。
  (5) 利息支出,指企业计人期间费用的借款利息支出。
  (6) 税金支出,指企业计人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支出,如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等。
  (7) 其他支出,指不属于以上各要素费用的费用支出,如邮电费、差旅费、租赁费等。
  将生产费用划分为若干要素进行核算,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生产费用,可以为企业计算所需流动资金额和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提供数据;还可以为计算工业净产值和国民收入提供资料。但是,这种分类不能说明生产的用途,因而对生产耗费是否节约、合理,无法反映和分析。

  (二)接经济用途分类

  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可分为工业生产费用和非工业生产费用两个部分。
  工业生产费用即进行产品生产所发生的费用,应当计入产品成本。非工业生产费用,如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对外投资的支出;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企业赞助、捐赠支出;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各种付费;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开支等。工业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通常称为成本项习,具体划分为

  (l) 原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和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以及属于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
  (2) 燃料和动力,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的燃料和动力。
  (3) 工资及福利费,是指直接参加生产的工人工资和按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4) 废品损失,是指生产中发生废品的损失,包括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和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5) 制造费用,指企业各生产单位(如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等。

  二、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原则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节约费用开支,降低成本,必须对各项生产费用支出进行核算和监督。要根据有关制度规定、费用开支标准和经批准的指标进行审查。对违反国家规定,不符合计划、不符合开支标准的支出,应当拒绝支付;对于超出指标、预算、定额的支出,应及时向领导反映,请有关部门处理;对于凭证不实、手续不齐,或未经批准的各项支出,应认真审核,按规定手续重新填制凭证,办理审批后予以支付。对领退料凭证、工资结算凭证,应按其经济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定期整理有关凭证,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将其中应该计入当月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计人各种产品成本中有关的成本项目。月末,如果产品部分完工、部分未完工,还要将各项产品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便计算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因此,产品成本核算的原则为:
  (1) 审核发生的生产费用是否合理和应由产品负担的成本;

        (2) 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和归集。
  (3)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摊和归集。

  (二)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具体过程

  1.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如纺织用的原棉、铸造用的生铁、冶炼用的矿石、造酒用的大麦、制皂用的油脂等,通常是按照产品分别领用的,属于直接费用,应该根据领料凭证直接i+A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项目。但是,有时一批材料也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如某些化工生产的用料,属于间接费用,要采用合理简便的分配方法,分配计人各种产品成本。在消耗定额比较正确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例7 -1】甲工业企业2月份领用甲材料2106千克,金额为21 060元,其中:生产A产品400件,B产品300件。A产品消耗定额为每件1.2千克,B产品消耗定额为每件1.1千克。
  舟配率=21060÷(400×1.2+300×1.1) -26
  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A产品:480×26 =12 480(元)
  B产品:330×26 =8 580(元)
  原料及主要材料费用除按以上方法分配外,还可采用其他的分配方法。例如,不同规格的同类产品,如果产品的结构大小相近,也可以按产品产量或比例分配。
  辅助材料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与原料及主要材料基本相同。凡用于产品生产、能够直接计人产品成本的辅助材料,如专用包装材料等,其费用应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人。但在很多情况下,辅助材料是由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这就要采用间接分配的方法,如对有消耗定额的辅助材料,比如油漆、染料、电镀材料等,可按原料及主要材料耗用量的比例分配;对于与产品产量有直接关系的辅助材料.如某些包装材料,也可按产品产量比例分配。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如热处理、烘干、溶解用的燃料费用,也应直接计人或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计人产品成本。
  上述耗用于基本生产产品的材料费用,应记入“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的借方,在明细账中还要按“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项目分别反映。此外,用于辅助生产的材料费用、用于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生产所发生的材料费用,应分别记人“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及其明细账的借方。
  2.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外购动力费用是指外部购买的各种动力,如电力、热力等所支付的费用。外购动力有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如生产工艺用电力;有的间接用于产品生产,如生产单位(或车间)照明用电力;有的则用于经营管理,如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照明用电力和取暖等。在有计量仪器记录的情况下,直接根据仪器所示的耗用数量和单价计算;在没有计量的情况下,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按生产工时比例、机器功率时数比例,或定额消耗量的比例分配。各车间、部门的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一般都分别装有电表,外购电力费用在各车间、部门可按用电度数分配;车间中的动力费用在各车间、部门可按用电度数分配;车间中的动力用电,一般不按产品分别安装电表,因而车间动力用电费在各种产品之间一般按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机器工时比例、定额耗电量比例或其他比例分配。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及所属产品成本明细账“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直接用于辅助生产x单独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动力费用,借记“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及所属明细账的“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用于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的照明用电,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的照明用电等,应分别借记“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总账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有关项目;如果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不单独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发生的燃料动力费用则应借记“制造费用”账户及其明细账有关项目,贷记“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账户。
  外购动力费用分配是通过编制外购动力(电力)费用分配表进行的。根据该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据以登记有关总账和明细账。
  3.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直接生产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和福利,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如果是计件工资,属于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如果是计时工资,只生产一种产品,也是直接费用;如果一个班组工人生产几种产品,则是间接费用,应采用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
  4.折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费,一般不单设成本项目,而是根据按月编制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上所列各使用部门负担的金额,分别记人有关账户。然后跟随有关账户分配记人各相应账户,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不用另编费用分配表。
  基本生产车间的折旧费,应借记“制造费用”账户;辅助车间的折旧费,应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管理部门的折旧费,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累计折旧”账户。
  5.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工业企业的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
  辅助生产的服务一般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产品的,如工具、术模等;一种是为基本生产提供劳务的,如供水、供电、供气、机修、运输等。
  提供产品的辅助生产车间应当为提供的产品单独核算成本,直接分配给需用产品的基本生产车间。提供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其生产费用则需要在受益的车间和部门之间进行分配。分配时应掌握“受益多的多负担,受益少的少负担,不受益的不负担”的原则。
  (1)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是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进行的。
  该账户应按车间和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辅助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用,分别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工资及福利分配汇总表”和有关凭证,记人该账户及其明细账的借方;辅助生产发生的间接费用,应先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进行归集,然后再以该账户的贷方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的借方,归集辅助生产费用、计算成本。辅助生产车间完工的产品或劳务成本,应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账户及明细账的贷方转出。“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余额表示辅助生产的在产品成本。
  归集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借方的辅助生产费用,由于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不同,所发生的费用分配转出的程序方法也不一样。制造工具.模型、备件等产品所发生的费用,应计入完工工具、模型、备件等产品的成本,完工时,作为自制工具或材料入库,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的贷方转入“低值易耗品”或“原材料”账户的借方;领用时,按其用途和使用部门,一次或分期摊人成本、费用。提供水、电、汽和运输、修理等劳务所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多接受益单位耗用的数量在各单位之间进行分配。分配时,借记“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等账户,贷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在结算辅助生产明细账之前,还应将各车间的费用分配转入各辅助生产明细账,归集辅助生产成本。
  (2)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通常有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和直接分配法。
  a.一次交互分配法
  有些企业为了基本生产服务,设有几个辅助车间,而这些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往往有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情况,如机修车间为供电车间修理设备,供电车间也为机修车间提供电力。这样,为了计算修理成本,就要转入供电成本;为了计算供电成本,也就要转入修理成本。因此,为了正确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成本,并将辅助生产费用正确计人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就要在各辅助生产车间内部进行一次费用的交互分配。
  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首先应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待分配费用,求得单位成本,在内部相互提供的产品、劳务量之间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将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十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一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再按提供的产品、劳务数量,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b.计划成本分配法
  采用计划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按辅助生产为各受益部门(包括辅助生产内部)提供的产品劳务,一律按产品和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计价进行分配。辅助生产实际发生的费用(原待分配费用加上按计划成本从其他辅助生产分人的费用)与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异额(实际大于计划为超支;实际小于计划为节约).应进行追加分配。为了简化核算手续,也可将差异额直接转入管理费用。
  c.直接分配法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不考虑各辅助生产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而是将各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这种方法虽然简便,但正确程度不高。

     6.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制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租赁费、保险费、排污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这些费用有的发生在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归集在“生产成本”账户).有的发生在生产车间。
  制造费用的大部分支出,属于产品生产的间接费用,因而不能按照产品制定定额,而只能按照车间、部门和费用项目编制制造费用计划加以控制。通过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反映和监督各项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将其正确及时地计入产品成本。
  (1) 制造费用的归集。
  根据管理需要,“制造费用”账户可以按生产车间开设明细账,账内按照费用项目开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它们的核算内容如表7-1所示。

   如果有因季节性生产和大修理期间而停工发生的损失,可另设“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项目。
  (2) 制造费用的分配。
  归集的该期基本生产车间的全部费用,就应在车间范围内生产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那么该车间的费用系直接费用,直接转入产品成本计算单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如果生产两种以上产品,则就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常用的分配方法有:①按实耗工时比例分配法。②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法。③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④接机器运转工时比例分配法,⑤按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分配法。⑥按直接成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生产工人工资及应提的职工福利费之和)比例分配法。⑦按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
  第①至第③种分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第④种分配方法,适用于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机器运转工时的原始记录较健全的车间。计算公式如下:

      在具有产品实用工时统计资料的车间里,可按生产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如果企业没有实用工时统计资料,而制定有比较准确的产品工时定额,也可采用按产品定额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中,制造费用也可按机器工时比例丹配。其计算公式如下:
  

     【例7-2】乙工业企业第一生产车间2月份生产甲产品耗用的工时为560小时,己产rnr耗用的工时为320小时,当月发生树造费用88 000元。要求在甲、乙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


  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通过各项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工业企业基本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已经集中反映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明细账的借方,这些费用都是本月发生的产品的费用,并不是本月完工产成品成本。要计算出本月产成品成本,还要将本月发生的产品费用,加上月初在产品成本,然后再将其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以求得本月产成品成本。这也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要划清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
  本月发生的产品费用和月初、月末在产品及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四项费用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达:


  

  由于公式中前两项是已知数,所以,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有两类:—是将前两项之和按一定比例在后两项之间进行分配,从而求得完工产品与月束在产品的成本;二是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再计算求得完工产品的成本。
  但无论采用哪一类方法,都必须取得在产品数量的核算资料,它们是价值核算的基础。

  四、生产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生产费用的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应按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分别归集,属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费用,直接记人“生产成本”账户。属于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提供的动力等直接费用,应在“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户核算后,再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户,其他间接费用先在“制造费用”账户汇集,月终分配计入有关的产品成本。
  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费用,借记“生产成本一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
  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月份终了,按实际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时,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账户;贷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例7-3】2月28日发出材料汇总表上记载:当月领用A材料200 000元,其中甲产品耗用80 000元,乙产品耗用了100 000元,生产车间耗用了20 000元;领用B材料400 000元,其中甲产品耗用160 000元,乙产品耗用180 000元,生产车间耗用40 000元,管理部门领用了20 000元。


  (二)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制造费用时,借记“制造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等账户。月终,将企业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分别计入有关产品成本时,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贷记“制造费用”账户。“制造费用”账户应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
  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外,本账户月末应无余额。

  第三节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分类法、分步法、分批法和品种法等

  一、分类法下产品成本的计算

  分类法,是在企业或车间产品品种和规格繁多的情况下,为了简化计算工作,按照一定标准分类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一)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需符合的条件

  计算产品成本时,若采用分类法,产品的生产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 产品之间所耗用的原料相同。
  (2) 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相似。
  (3) 生产的地点邻近。
  (4) 产品的规格、性能相仿。
  (5) 产品的用途、销售对象一致。

  (二)分类法的适用范围

  分类法与生产的类型无直接关系,它可以在各种类型的生产中应用,即凡是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又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企业或车间,均可以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例如,食品工业企业的各种饼干、面包的生产,针织工业企业各种不同种类和规格的针织品的生产,钢铁工业企业各种型号和规格的生铁、钢锭和钢材的生产等,它们的生产类型虽然不同,但都可以采用分类法计算其产品成本。
  有些工业企业,特别是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同一原材料进行加工,可以生产出几种主要产品。例如,原油经过提炼,可以生产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产品,这些产品称为联产品。联产品所用的原料和工艺过程相同,因而也只能归为一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此外,企业可能生产一些零星产品,例如,为协作单位生产少量的零部件,或自制少量材料和工具等。这些零星产品,虽然所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不一定完全相近·但其品种规格多,且数量少、费用比重小,为了简化核算工作,也可以把它们归为几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应当指出的是,有些工业企业,特别是轻工业企业,有时可能生产出品种相同但质量不同的产品。如果这些产品所用的原材料和工艺技术过程完全相同,质量上的差别是由于工人操作所造成的,那么,这些质量等级不同的产品的单位成本应该是相同的,而不能把分类法的原理应用到这些产品的成本计算中去。
  也就是说,不能按照它们的不同售价分配费用,为不同等级的产品确定不同的单位成本。否则,就会掩盖次级产品由于售价较低造成的损失,不利于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当然,如果不同质量的产品,是由于所用原材料的质量或工艺技术上的要求不同而产生的,那么,这些产品应是同一品种不同规格的产品·可归为一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三)分类法成本计算的特点

  分类法成本计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按照产品的一定类别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归集类内费用,计算类内产品的总成本。
  (2) 类内不同品种(或规格)产品的成本,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确定。
  (3) 要根据类内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组织情况,与三种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结合使用。
  (4) 成本计算时间要根据生产组织来定,如果是大量大批生产,分类法结合品种法或分步法进行成本计算,就应定期在月末进行,如果与分批法结合应用,成本计算期就不可能固定。
  (5) 在月末在产品数量多、变动大的情况下,要对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进行费用分配。
  有些工业企业,特别是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同一原料进行加工,可以同时生产出几种主要产品,这些产品称为“联产品”,如炼油厂提炼原油,同时可炼出各种汽油、煤油和柴油等产品。另外,有些工业企业,在主要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还会附带生产出一些非主要产品,这些非主要产品称为“副产品”。这些“联产品”、“副产品”可以归并为一类,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在用分类法rI算产品成本时,应注意不能将由于工人操作原因而造成质量不合规格的等级品,用分类法的原理进行成本计算。

  (四)类内产品费用分配的方法

  在计算出类内产品后,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的成本。

  分配标准应选择与产品成本有直接联系的项目。各成本项目可采用同一分配标准,也可采用不同的分配标准。通常采用的分配标准有定额消耗量、定额成本、计划成本、产品售价、产品体积等。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有时将类内产品成本的分配标准折算为系数,按系数分配各种产品成本。因此,分类法又称系数法。采用系数法分配计算类内产品成本时,分配材料费用一般按系数计算}分配其他费用时,既可以按系数计算,也可以按定额工时的比例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应将类内产量较大、生产稳定或规格适中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将标准产品的系数确定为1,然后计算总系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计算出总系数后,即可分配计算直接材料费用,计算公式如下:


  

 

  其他费用若采用定额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则计算公式如下;

  (五)分类法下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分类法下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如下:
  (1) 根据产品所用原材料和工艺技术过程的不同,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按照产品的类别开立产品成本明细账,按类归集产品的生产费用,计算各类产品的成本。
  (2) 选择台理的分配标准,分别将每类产品的成本,在同类各种产品之间进

分步法指按照生产过程中各个加工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连续加工式生产的企业和车间,如冶金、纺织等。在这类企业中,生产的工艺过程由一系列连续加工步骤所构成,从原材料投入生产,每经过一个加工步骤都要形成一种半成品,这些半成品是下一步骤的加工对象,直至最后一步才生产出完工产成品。
  采用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要按照产品的品种和所经过的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品种来设置。生产费用发生后,先要分别归集到各步骤半成品和产成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算出各种半成品的成本,然后再算出各种产成品的成本。

  (一)分步法成本计算的特点

  采用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成本计算对象是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
  (2) 月末为计算完工产品成本,需要将归集在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费用分配。
  (3) 除了按品种计算和结转产品成本外,还需要计算和结转产品的各步骤成本。其成本计算对象,是各种产品及其所经过的各个加工步骤。如果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则成本计算对象就是该种产品及其所经过的各个生产步骤。其成本计算期是固定的,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

  (二)分步法下成本的核算

  在分步法下,连续加工式的生产,生产过程较长,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可以间断,月终计算成本时,各步骤均有在产品,因此要将费用在半成品(最终步骤为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各步骤的半成品及其成本是连续不断地向下一步骤移动的.各步骤成本的结转采用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两种方法。逐步结转法还可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综合结转需要进行成本还原,分项结转则不必  进行成本还原。平行结转法适用于不需要分步计算半成品成本的企业。平行结转法对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不进行结转,只计算每一步骤中应由最终完工产品成本负担的那部分份额,然后平行相加即可求得最终完工产品的成本。在连续式复杂生产的企业中,半成品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情况下,成本计算不宜选择平行结转分步法,应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
  所谓连续结转分步法,就是将上一步骤半成品的成本,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从上一步骤成本计算单转入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中,来连续计算半成品成本和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半成品实物有的在步骤间直接转移,有的通过半成品仓库收发。前者的半成品成本可以随实物的直接转移而在上下步骤的成本计算单中直接转移。后者通过仓库收发,则应通过“自制半成品”账户核算,入库时按照半成品的实际成本作借记“自制半成品”账户,贷记“生产成本——其他生产成本”账户的会计分录;在下一步骤领用时,应按半成品发出的计价方法,计算领用半成品的实际成本后,作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贷记“自制半成品”账户的会计分录。“自制半成品”账户也属于生产费用类账户。
  平行结转分步法也称为不计算半成品成本法。主要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如机械制造业半成品的种类较多,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半成品成本资料的情况下采用。对连续加工方式和平等加工方式都适用,尤其适宜用于平行装配加工方式生产的产品成本计算,如眼镜、家用电器、机床、制鞋、轮胎等工业生产,但也可用于连续(顺序)加工方式生产的产品成本计算。其特点如下:
  (1) 各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不需要在步骤之间进行结转,因此不用计算“转出完工半成品成本”。
  (2) 各步骤的成本计算单中,只登记本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应为广义在产品成本,即正在加工中的在产品成本(狭义在产品费用)和尚未最后加工成产成品的半成品成本。包括存放在仓库的半成品、存放在以后各步骤的半成品和在后面各步骤正在加工在产品中的半成品成本。也就是说,步骤费用划分为用于产品部分的费用(即份额)和用于尚未最后加工成产成品部分

  的费用(即广义在产品费用)。
  在步骤中,月末在产品仅是加工中的在产品(狭义)数量,而成本却是广义在产品费用,两者不一致,这是平行结转法的最大特点。

  三、分批法下产品成本的计算

  分批法指以产品的批别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亦称订单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如造船、重型机器制造、精密仪器制造等。
  它主要适用于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也可用于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要按照产品的批别或者购买单位的订单来设置,即按每一批产品或每一张订单设置一个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如果一张订单中包括几种产品,或者虽然只有一张订单,但数量较大时,企业也可以将订单分成较小批别,分批投产,分批核算;反之,如不同的订单都只要一种产品,数量不多,可以并为一批投产、一批核算,有关的生产费用都归集到该批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分批法一般是按月归集的。归集的方法是,按订单或批次划分的直接费用,要在费用原始凭证上注明订单号码或产品批次,以便据以直接计入该成本计算单;对于不能按订单或批次划分的间接费用,则应在费用原始凭证上注明费用发生的地点,以便按费用发生地点进行归集,再在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一)分批法成本计算的特点

  分批法下成本计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计算时期不定期
  分批的成本计算期是不定期的,一般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一致,与会计核算期不一致。这是因为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只有等到一批产品全部完工之后再计算产品成本,而不是在月末定期进行。但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各批产品发生的费用,同品种法一样,也是按月进行归集的。

  2.计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
  分批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按产品的批别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分别归集每批产品所负担的各项生产费用。在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其生产活动基本上是根据购买者的订单作为不同批别进行生产的,一个订单的产品可作为一批组织生产,所以,分批法有时也称订单法。但是,订单和批别并不是相同的概念,例如,如果一个订单的产品数量较大,可把一个订单上的产品分几批组织生产,计算产品成本;如果一个订单的产品不止一种产品,为了便于生产管理,考核和分析每种产品成本和计划完成情况,应先分品种再分批进行生产。换句话说,一个批别的产品只能包含一种产品,进行费用的归集和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如果在同一时期,不同订单内有相同产品,且数量不多,也可将不同订单上的产品合并为一批进行生产,计算产品成本;如果订单中的产品属于大型复杂的产品,生产周期较长,零部件较多,也可按产品的组成部分分批组织生产,计算产品成本。
  3.费用按订单或批别来分配
  所有的生产费用要分别产品的订单或批别来归集,成本计算对象是购买者事先订货或企业规定的产品批别,按照每一张订单或每一批产品设置成本明细账(即成本计算单),分别成本项目登记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月末未完工的订单就是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上归集的成本费用就是完工产品成本。订单完工后,成本明细账上归集的成本费用就是在产品成本。因而,这种方法只需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而不存在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问题。
  根据分批法的要求,在订单完工后计算产成品成本,所以成本计算是非定期的,也就是说,在分批法下,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一致而与会计核算的报告期不一致。

  (二)分批法下成本计算的方法

  分批法下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有以下两种。
  1.按月逐批分配间接费用法
  这种方法将当月发生的间接费用全部分配给各成本计算单,而不管该成本计算的产品是否已经完工。采用这种方法分配间接费用时,可按下列公式:

  2.按完工产品分配间接费用法
  按完工产品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适用于企业或车间中批数或件数较多、月末没有完工产品入库的批(件)数也较多的情况,如果像上述“按月逐批分配间接费用”,分配的工作就显得繁重。为了简化核算,可以只对有完工入库的产品分配间接费用。在产品就不再分配间接费用,因此也可称为“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其计算方法是:每月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不是按月在各批产品成本计算单中进行分配,而是将这些费用和所耗工时在“基本生产(二级)明细账”中累计起来,到产品完工入库时,按照完工产品累计工时乘以平均费用率,在备批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项河接费用  该项间接  产品生产累计
  舟配率    费用累计额  实耗工时
  某批完工产品应负担  该批完工产品v该项间接的某项阃接费用  一累计宴耗工时,费用分配率。

     (三)分批法下成本计算的步骤

  采用分批法核算产品成本时,其计算步骤如下:
  (1)会计部门根据产品的批次或订单开设产品成本计算单,在计算单内按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汇集发生的各项生产费周。
  (2)发生各项费用时,根据有关的原始凭证等资料,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进行费用分配。对于直接发生的材料费用和工资费用,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计算单的“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项目中;发生的制造费用,则应先归集在“制造费用明细账”中。
  (3)月末时,将归集在“制造费用明细账”中的制造费用,采用当月分配法或累计分配法进行分配,分别计入各种产品成本计算单中的“制造费用”项目中。
  

  (4)月末,对于有完工的产品,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四、品种法下产品成本的计算

  品种法亦称简单法,指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的成本。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这类企业产品品种单一,生产过程较短,叉无在产品,成本计算比较简单,汇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除以产量就是单位成本。这种方法也适用于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多步骤、大批量生产的企业,如水泥、造纸、制糖等。这类企业期末若有在产品,还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简单法是计算产品成本最基本的方法,但却是其他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基础。
  (一)品种法下成本计算的特点

  品种法下产品成本计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品种
  品种法是按产品的品种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分别归集各种产品所负担的各项生产费用。如果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那么企业发生的一切生产费用,都直接计人费用,可直接计人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这类企业为了简化成本计算的登记工作,可不设置“制造费用”账户,“生产成本”明细账可直接按费用项目设专栏,分别归集各项生产费用。如果企业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则发生的各项费用,有直接计入费用,也有间接计入费用。直接计人费用可根据各有关原始凭证直接计人各产品品种的成本明细账,间接计入费用则需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品种法的成本计算一般应在月末定期进行
  由于品种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产品的生产周期较短;而且产品是不断投入不断产出,不可能随产品完工随时计算产品成本,一般应在月未定期进行。即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只能把会计核算的月度作为产品的成本计算期。

  3.生产周期较短,月末一般没有在产品
  从品种法的适用范围上看,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产品的生产周期较短,月末一般投有在产品,如粮食加工企业、化肥生产企业;或者有在产品但数量也很少,对产品成本影响不大。这时,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该种产品成本明细账归集的各项生产费用,就是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因此,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但多步骤生产的企业,如果采用品种法,月末一般有在产品(完工半成品),需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将该产品明细账归集的生产费用在其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二)品种法下产品成本的计算步骤

  在品种法下,产品成本的计算步骤如下:
  (1) 按产品的品种设置成本计算单,在计算单中按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设置专栏,对于有月初在产品成本的产品,还应在产品成本计算单中登记月初在产品的成本。
  (2) 根据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的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设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计算单”、“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等。
  (3) 根据“待摊费用明细账”和“预提费用明细账”,编制“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分配表”,并登记“制造费用明细账”和“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等。
  (4) 将“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上所归集的费用,按各种产品和各单位的耗用量,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5) 将“制造费用明细账”上所归集的费用,采用一定的方法,在生产的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并登记到设置的“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各种“产品成本计算单”上。
  (6) 如果月末没有在产品·则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就全部是完工产品成本;如果月末有在产品,而且数量很大时,则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并在“产品成本计算单”中结转。

  (7)根据各成本计算单中计算出来的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汇总编制“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进行结转。

  【专家点拨】

  会计人员在对产品成本计算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了解产品成本核算的关键

  产品制造的成本核算,关键是两部分:一是正确确定产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直接动力消耗和制造费用,将不属于这些内容的开支分离;二是将构成产品成本的项目在企业当期的产成品和在产品中正确合理地分配,使产品的成本更准确和真实。

  (一)正确确定制造成本项目

  (1) 直接材料:是指实际生产中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设备配件。
  (2) 直接工资;是指从事产品一线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和补贴等。
  (3) 直接动力:是指实际生产中消耗的燃料和水电等费用。
  (4) 制造费用:生产用设备折旧,生产管理人员工资等。
  凡不属于以上范围的费用都不能进入制造成本项目。

  (二)正确确定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构成范围

  首先必须核实期末在产品的数量,再根据生产工艺计算在产品的完工率,将在产品的数量根据完工率折合为产成品的数量(俗称约当产量),然后和产成品数量汇总再进行成本分摊。

  二、产品成本明细分类核算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产成品的安全完整,核算和监督产成品的收发动态和结存情况,应该设置库存商品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库存商品明细账户的设置,与材料相似,按照产成品的不同种类、品种规格分别设置,一般也是设置一套既有数量又有金额的明细账。
  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由于交库的产品不能随时反映实际总成本,因此,平时发出产成品也无法逐笔计算其实际成本,只能有待于月度终了,计算出本期完工人库产品的实际总成本以后,采用先进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对发出产品计算其应负担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所以各种库存商品明细账,平时根据产品入库、发出的原始凭证,序时登记收、发数量,并按日加记结存数量。为了便于核对各计算期的实际交库数量,凡发生销货退回现象,应在该产品的明细账收入数量栏中记红字。

  三、分类法下产品成本计算的注意事项

  (一)分类法下产品成本计算注意事项

  在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首先应将产品按结构、所用材辩、所经过的生产工艺过程等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之后,按类别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归集生产费用,进行成本计算。应注意的是,类别的划分一定要适当,否则会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因为产品耗用材料不同,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加工费用差别也很大。同时,类内产品之间的类距也不能相差很大,若类距相差很大,必然会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类距相差较小,又会加大成本核箅的工作量。因此,类别的划分,应本着既能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又能使成本计算的结果比较准确的原则进行。
  企业运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优点是,按照产品类别开设成本计算单,归集费用、计算成本,这样,不仅能简化核算工作,而且能够在产品品种规格多的情况下,分类掌握产品的成本水平。

  (二)分类法下副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

  副产品,由于不是主要产品,费用比重不大,为了简化计算工作,可以不单独计算成本,与主产品合为一类归集费用,然后将副产品按照一定的方法计价,从总成本中扣除,以扣除后的成本作为主产品的成本。
  副产品的计价方法,可以按照售价减去税金和正常利润率计算的销售利润后的余额计价;也可用定额成本、计划成本计价。副产品的产量乘上单价,求出计价额后,可从主产品的原材料费用中扣除。对计价入库待售的副产品,也应作借记“库存商品”账户,贷记“生产成本”账户。
  如果副产品与主产品分离以后,还要进行加工,就应根据副产品加工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单独计算其成本。
  工业企业的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返工修理后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废品和入库后发现由于生产上原因造成的废品。
  产生废品,不仅会减少产量,影响生产计划的完成,而且会降低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成本。如果废品出了厂,更会影响其他企业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有损企业信誉。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生产责任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把好产品的质量检验关,并且加强废品损失核算工作,正确核算和监督废品损失的发生情况,以便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努力减少甚至消灭废品。

  (一)废品损失的范围

  1.属于废品损失的核算范围
  废品可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两种。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后仍可当合格品出售,而且所花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不可修复废品,是指已经无法进行修理,或者即使可以修理但所花代价不合算的废品。因此,废品损失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可修复废品修理时的修复费用(耗用的原材料、工资和其他费用)。
  (2) 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的废料价值后的净损失。
  2.不列入废品损失核算的范围
  (1) 应由过失人赔偿的废品损失。
  (2) 可以降低出售的不合格品(等级品),降价损失应列入销售损失处理。
  (3) 产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而变质的损失,属于管理上的问题,由企业管理费用负担。

  (4) 实行“三包”的企业,产品出售以后发现的废品,它所发生的一切损失,也应由企业管理费用负担。

  (二)废品损失的核算

  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可以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下增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进行核算,归集有关产品的可以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和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这样,可以对产品成本造成升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提醒生产部门采取措施,杜绝废品,降低产品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废品较多的企业也可增设“废品损失”账户进行核算。
  1.可修复废品的核算
  可修复的废品,修复后仍可当作合格品入库待售。因此,其原来的生产成本仍应留在该产品的各成本项目中,不需转入“废品损失”项目;只需将修复费用计人“废品损失”项目。
  (1) 修复时耗用的原材料,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所列数额,作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废品损失)贷: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
  (2) 根据实耗工时或定额工时比例,分配修复时的人工费用、职工福利费、制造费用,作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一-某产品(废品损失)贷:应付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
  2.不可修复废品的核算
  不可修复废品,只能当作废料处理。因此,其原来的生产成本应从各项目中一一转出,转入该产品的“废品损失”项目。如有残余废料可以回收的,其回收价值应从“废品损失”项目转入“废料”。
  由于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应从合格品成本中分离出来。因此,存在着合格产品和不可修复废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不可修复废品的损失,也可按照定额费用从各成本项目转入“废品损失”项目。
  产品成本中的“废品损失”,全部应由该月的完工产品成本负担,月末在产品成本不负担“废品损失”。

  五、产成品核算过程需做好的事项

  产成品在核算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产成品入库要填制“产成品入库单”,产成品发出要填制“产成品出库单”。
  (2)  由于期末存在着在产品,这就需要将归集在该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产品成本(即归集的生产费用),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正确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为了正确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应正确核算期末在产品数量和合理选择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
  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和本期完工产品成本之间存在着如下平衡相等关系:


  

  因此,在前两项已知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出本期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
  (3) 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企业进行在产品成本计算,应根据在产品结存数量、各月在产品数量的变动情况、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的大小、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等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b.年初在产品成本法。
  c.按材料费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d.约当产量法。

  e.定额耗用量比例法。
  f.定额成本计算法。
  上述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中小企业中,由于业务比较少,一般材料一次性投入,故材料按投入量分摊,其他费用一般按产品完工程度(即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企业一般以“在产品记录卡”记录在产品数量。

  六、做好产成品的清查工作

  产成品的清查方法是:通过对产成品的实地盘点,确定产成品的实际库存数量,同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户所记结余数额进行核对,查明盘盈、盘亏、毁损情况,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将结果编制成库存商品清查报告表,报请上级审批同意后,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其批准前后的账务处理如下。

  (一)产成品盘盈的核算

  报批前:(按照盘盈月份的实际成本,如盘盈月份没有入库,按月初或以前月份实际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二)产成品盘亏或毁损的核算

  报批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滥——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库存商品
  如果是毁损,则对残料应作价入库:
  惜:原材料——废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批准后,根据不同情况批注的不同意见,分别进行处理。若属于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由营业外支出负担;属于管理不善造成,由管理费用负担;应由过失人赔偿包括保险公司赔偿的,记入“其他应收款”结算账户。作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
  管理费用
  其他应收欹——×××(或保险公司)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指净损失)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全国各地电子税务局网址
全国各地电子税务局网
电子税务局进项发票勾选认证抵扣操作流程
电子税务局进项发票勾
最新会计科目表及编码(执行新收入准则)
最新会计科目表及编码
房地产资管新规“三条红线”变五条
房地产资管新规“三条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